連結試駕影片


http://www.buycartv.com/content/movie.php?act=detail&c_id=1265&cur_page2=1


 



 




 


 




 


高級賽車型桶椅 ** 包覆性超好




原廠搭配大螢幕




超完美,新車99.9%




 




 



 


 



1.4 TSI引擎的雙增壓系統,做動的機制是在低轉速時由機械增壓系統進行增壓,待轉速提昇之後,再由渦輪增壓器接手高轉速時的增壓動作。雖說兩套系統在工作時有一段轉速得進行切換,但實際駕駛時幾乎無法發現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之間的切換過程,行駛時的引擎反應,幾乎與一般增壓引擎無異。


我們在駕駛這部車時,幾乎忘了這具引擎僅有1.4升的排氣量,因為它在任何轉速下幾乎都擁有頗飽滿的扭力,中高轉速的推力延伸亦比想像中來得優異


 


 


跑車式內裝


Scirocco 1.4 TSI的內裝陳設幾乎與2.0 TSI完全相同,除了半自動恆溫空調與雙區恆溫空調間的差別外,其他則完全相同。這意味著車內的跑車風格被完整保留,緊緻的車艙、造型獨特的跑車座椅與門板上的三角形把手都繼續出現在這部車上。


刻意壓扁的車艙雖然換來低重心、強化了操控,但這樣的安排卻換來較窄小的車窗,壓縮了車內視野,駕駛人在行車時必須特別小心這個狀況。雖說在高速奔馳時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在市區行車時得多注意周邊路況。我們在這次試駕時亦發現Scirocco的驚人行李容量。原本我們一直以為此車的行李廂不甚高明,但實際用來,除了開口下緣較高讓大型物品進出較不便利之外,其內的容積倒還算是相當開闊,我們至少輕鬆裝進四組外拍燈與大型相機包,行李廂容積由此可見一斑。



車外後視鏡上面除了整合LED方向定位燈之外,還有地面照明的功能。


車外後視鏡為兩段式的廣角設計,能夠有效減少盲點區域,比起沒有廣角設計的後視鏡來說要實用許多,並同時具有除霧功能。


 



Scirocco 1.4 TS搭載了一具1390c.c.的直列四缸 DOHC-16V引擎,並配置了TSI雙增壓汽油直噴系統,5800轉時可以輸出160bhp的最大馬力,24.48kgm的扭矩峰值更是在1500-4500轉範圍內,對於中低速域的動力綿密性相當有幫助,搭配上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由靜止到百公里加速只需8秒,極速則為218km/h


 



黑色系的車身內裝瀰漫著一股簡約的性能風味,沒有多餘的木紋飾板,藉由金屬質感的飾板與黑色內裝構成Scirocco所特有的戰鬥化內裝,所有配置均以直覺性操作為第一優先考量。


在鋼砲等級的車種裡面,Golf GTI向來就以擁有足夠馬力,車身靈活刁鑽著稱,也因為其講究操控樂趣的精神成為許多車迷的夢想車種之一,不過自從Scirocco復活以來,原本Volkswagen當家鋼砲車種的定位瞬間被拉下而必須屈居二哥...然而是什麼樣的原因讓Scirocco擁有這麼強悍的能耐呢?小編大致整理了一下其主要特點,包括了較寬扁與更低的車身提供了低重心的底盤優勢,輪距也特別加寬以增進穩定性,無論是2.0TSI(200bhp)與1.4TSI(160bhp)兩種版本都已經提供了足夠的動力性能,搭載了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更是不可多得,說了這麼多...還是先來看車,徹底的瞭解一下Scirocco這部大家還屬陌生的的殺手級鋼砲吧!




在Scirocco上面,擁有著極具侵略性的車頭造型,燻黑的頭燈與向前突出的車頭所形成的氣勢彷彿是個專門吞噬路面的移動機器。


不過在像是HID氙器主動轉向式頭燈以及頭燈高壓清洗裝備則是2.0 TSI車型才列為標準配備,1.4 TSI車型得要另外選購才行。


霧燈與方向定位燈為群組化的設計,在整體造型上無論是細節或外觀均是十分搶眼。



從擋風玻璃上可以看到設計在後視鏡支架內的光感應全自動頭燈感應器,以及雨滴感應式雨刷的感應範圍。

車外後視鏡上面除了整合LED方向定位燈之外,還有地面照明的功能。


車外後視鏡為兩段式的廣角設計,能夠有效減少盲點區域,比起沒有廣角設計的後視鏡來說要實用許多,並同時具有除霧功能。



簡潔的車門把手與車體的搭配性高,不像有些車種好像是硬生生裝上去一般。


在Scirocco的前輪懸吊設計為麥花臣式,後輪為四連桿後軸式,並都配置了防傾桿來抑制車身的側傾幅度,原廠所配備的輪圈樣式則是稍嫌保守了一些。另外若是在2.0TSI車型上還標準配備了DCC可調式懸吊系統,在1.4TSI車型上則是列為選配。


原廠所標配的輪胎為Bridgestone Potenza RE050A半熱溶胎,輪胎規格為235/45 R17 97W,可以對應到高達270公里的時速,這種等級通常都是純種跑車的原廠配胎,由此便不難看出Scirocco的車格定位了。


車身尺碼方面,Scirocco為了保有轉向的靈活性,所以在軸距與車長上面均有所取捨,長寬高分別為4256/1810/1404mm,軸距為2578mm,空車重量為1360KG。


在煞車系統方面,ABS防鎖死煞車系統當然是標準配備,此外還配備了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EDL電子防滑差速器,TCS循跡控制系統,ESP電子行車動態穩定系統,主動性安全配備可說是相當齊全,煞車碟盤的尺寸則為前312mm通風碟,後253mm實心碟。


車尾上方配置有大型擾流尾翼來增加高速時的穩定性,海豚鰭天線則另外以黑色樣式成為車頂上的另一個視覺焦點。


性感的美臀是Scirocco的主要特色之一,同時也是車型辨視上的一個重要指標。


Scirocco 1.4 TSI搭載了一具1390c.c.的直列四缸 DOHC-16V引擎,並配置了TSI雙增壓汽油直噴系統,5800轉時可以輸出160bhp的最大馬力,24.48kgm的扭矩峰值更是在1500-4500轉範圍內,對於中低速域的動力綿密性相當有幫助,搭配上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由靜止到百公里加速只需8秒,極速則為218km/h。


 






車室座艙裡最為搶眼的莫過於原廠所配備的Alcantara皮革複合布紋跑車型座椅了,桶型化的造型與防滑布面能夠提供給駕駛優異的包覆性以及防滑性,大面積的椅面擁有足夠的腿部支撐性,在寬度上面以小編172CM 75KG的身材來說,也不容易有滑移的情況發生。



黑色系的車身內裝瀰漫著一股簡約的性能風味,沒有多餘的木紋飾板,藉由金屬質感的飾板與黑色內裝構成Scirocco所特有的戰鬥化內裝,所有配置均以直覺性操作為第一優先考量。



 


 




定速巡航系統的功能則是整合在方向燈撥桿上面。





在Scirocco 1.4TSI上面的音響系統為RCD 510觸控式整合音響(6片CD吸入式),並具有MP3的讀取功能,全車配置有8支揚聲器。



配置了齒比綿密,換檔快速的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並具有退檔補油的功能,對於喜愛操控樂趣的人而言,絕對會愛不釋手。



排檔座後方配置有兩個置杯空間,不過在這邊並不適合放置寶特瓶,會直接影響到排檔桿的操作性。


中央扶手座裡面則是配置了一個AUX IN音源輸入介面。



在車門下緣以及車底的部分可以看到有卡榫的設計,這是為了在緊急狀況下或激烈操駕時因應強大離心力而做的安全裝置,可以讓車門維持緊閉狀態以保護乘員安全。


在氣囊的配置方面,Scirocco配備了雙前座氣囊,雙前座側氣囊以及全車式側面氣廉,提供了高規格的被動安全防護。



想要載運更多物品的話可以將5/5分離式椅背打平(行李箱隔板可拆卸),此時的容量擴充為1006公升,平整的空間也十分有利於放置物品。


一坐進Scirocco的車內馬上就會被充滿戰鬥氣息的內裝所感染,這時要先注意的不是內裝的豪華與否,而是右腳何時會突破理智...在懸吊設定上是屬於偏硬的設定,即便是跟歐洲車相比仍然是硬梆梆的乘坐感,但因為Scirocco 1.4TSI本身並未搭載DCC可調式懸吊系統,所以在懸吊上就採用了比較中庸的設定,在舒適性上仍然保有一定的水準,而且懸吊本身的吸震性還算是不錯,就算時行駛於不平的路面之上,並不會有懸吊死硬導致彈跳過於明顯的情形發生,畢竟如果太顛的話行駛在市區應該會是一件苦差事...

加速性上雖然僅為1.4升排氣量的設定,但是160bhp馬力以及24.48kgm扭力加持之下,車身重量也輕,所以動力輸出上雖不若200匹馬力水準的鋼砲般有著濃濃的貼背感,但是搭配上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適當的齒比搭配下,也讓Scirocco 1.4 TSI擁有平順而足夠的加速性能,隔音的表現方面並不算突出,但相對的是對於車況擁有更多的掌控度,引擎運轉聲浪明顯可辨,不過來自底盤的噪音則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也許是原廠就不希望濾掉太多聲音而選擇了此一特性。


 


而相較於其他駕駛感受而言,對Scirocco最期待的就是過彎性能的表現了,加寬的輪距,較短的軸距,低重心的車身,偏硬設定的懸吊,原廠又配備了高等級的跑車胎,都讓小編想要一探Scirocco對於攻略彎道的極限到底落在哪裡?首先要檢驗的就是循跡性了,由於Scirocco基本上還是前驅車的設定,所以如何消弭先天上轉向不足的特性將是影響過彎表現的一大重要因素,這點在連續過了幾個彎之後便已經不再擔心此事,雖然說於減速入彎時可以感受到些微的轉向不足特性,不過其實因為良好的側傾抑制以及短軸距所帶來的靈活度,讓Scirocco在彎道中的表現極為優異。

一般認知來說,許多車種的過彎極限通常都會因為動力大小而有著正向式的對比成長,但是在山區彎道裡面由於都是中低速彎道,所以靈活的車身動態才是影響過彎性能的主要因素,以一般300匹馬力水準的車種而言,通常大馬力的車種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急遽加速,但是面對進彎時仍然是要將車速驟降到底盤所能支援的過彎速度才不致於失控(有些車種馬力大但過彎極限卻不見得相對強悍...)。


 


駕駛Scirocco的彎道攻略中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只要將速度提升上來之後,轉速維持在5000轉左右的高原帶就可以用相當高的彎中速度來攻略彎道,不過隨之而來的是你必須全身緊繃將自己固定在駕駛座周圍才能應付這強大的離心力,而且因為輪胎的抓地力在熱胎之後獲得完全發揮,駕駛Scirocco時就算是在激烈操控的情況下,抓地力優異的輪胎僅有在髮夾彎時會發出短暫的嘶吼,其餘的大部分情況下總是能夠牢牢抓住地面並因為高速過彎而賦予駕駛者相當大的信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 Vag 小蝦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